「本文来源:广西卫视」

把家安在田园,他们打造邻里有爱的和谐村落。

告别繁华,回到乡下,他们把日子过成诗。

坚守生态种养,收获地道食材,只为找回儿时的味道。

离城市不远,离自然很近。

《我们的小康》与你一起回望乡愁,共建田园。

菲利普是澳大利亚的国家级建筑师,八年前的一次偶然拜访,让他对南宁郊外的田园风光印象颇深。很快,菲利普决定在这个天然农场安顿下来,好好享受退休的时光。

澳大利亚建筑师菲利普:我在澳大利亚时,曾经每周工作7天,每天12小时。以前坐飞机满世界跑,现在我很高兴呆在这里,这里的春天让我回想起童年的乡村生活,宁静,放松。

让菲利普心驰神往的田园,是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四塘社区张村坡一个近亩大的生态农场,对于有田园情结、想回归乡野的都市人来说,这里仿若一块乐土。在这儿常驻的人,都以“村民”自居。而年过七旬的菲利普,算得上是农场里的长老级的“村民”了。

乡村生活几年下来,菲利普早已入乡随俗,衣食住行越来越本土化。曾经出入豪宅豪车,如今开起小电动车来,菲利普也是不亦乐乎。

菲利普如今每天仍有忙不完的事,种菜,养鸡,割草,沤肥,他学着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很享受现在的每一天。

澳大利亚建筑师菲利普:每天白天它们都会跑出去自己找吃的,天黑又会自己回来,鸡吃的都是自然食物,这样的鸡肉味道更美,对我们的健康也更好。

工程师出身的菲利普,会把精准严谨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每一处细节,连干农活也不例外。

澳大利亚建筑师菲利普:这是农家有机肥,把自然的东西像木头、野草等放在一起,温度上升到度以后,可以很快发酵,这叫“快速发酵法”。村民们说通常需要90天才能发酵,但我认为它只需要一个月。

菲利普是农场里的劳动模范,除了打理农活,他每天还要干许多手工活,自己动手打造理想的居所。菲利普并不追求速度,花心思打磨细节的过程,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在他的字典里,不管做什么都要慢慢来,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澳大利亚建筑师菲利普:最初我打算造一间澳大利亚式的屋子,在看了许多本土建筑以后,我觉得挺好的,加上有机会买到一些老木头,最终我改变了主意。打造这样一座传统徽派中式建筑的困难在于,你必须将你的想法融入到这个房子里,毕竟这些是年前的老材料了。所有材料都是在中国当地买的,我们只是把它放进了一个古老房子的灵魂里。

闲暇时菲利普喜欢和村民们攀谈,虽然语言不通,但这丝毫不影响彼此之间的交流。

澳大利亚建筑师菲利普:农场里每个人都非常友好,乐于助人,无论什么时候,他们看到你有状况都会过来,尽管他们的英文一般般,他们还是会告诉你该怎么做。买东西的时候,我如果给多了钱,他们会说不,然后纠正我,让我只用付该付的钱。

忙时醉心劳作,闲来谈天说地。热闹时觥筹交错,清静时独自凭栏。在菲利普眼里,这就是他向往的生活。

艺术家颜伟也是农场的常客,厨房,餐厅,茶室,处处都有他的点睛之作。

旅法艺术家颜伟:我改造了一个西班牙高迪风格的柴火灶,他是一个很有名的建筑师,他的风格我很喜欢,所以我参照他的风格来改造壁炉。餐具墙上我把所有的餐具都罗列在一起,这也是参照国外很多朋友的厨房,花了很多时间去选这些餐具,它的形状还有风格都是比较古朴比较复古的。

颜伟曾经留法十年,他的作品多次在法国各地美术馆和画廊展出,在当地也开有自己的工作室。两年前,颜伟回到老家广西,继续他的艺术创作。颜伟擅长把东西方美学相互融合,和谐地呈现在农场的各个角落。

旅法艺术家颜伟:中西方对于美并不矛盾,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这边的共同点就是有历史感,这里的是一些古建筑风格,然后我的东西也是旧的,但是它是西方风格,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古朴复古,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就不违和,很和谐。

在城市里,颜伟和朋友开了一间工作室,平日里他也有独立的创作空间。而每到假日,颜伟便会游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

旅法艺术家颜伟:艺术创作需要一个非常愉悦非常自由的状态,在小区里基本上就呆在工作室里,活动空间比较小。这边几百亩地我可以乱窜,到处可以乱走。钓鱼也可以,摘花也可以,做饭也行。法国那边他们也是很喜欢这种田园生活的,我带几个法国朋友过来这边,他们会适应这边的生活,因为他们在法国也是经常过这样生活的。跟自然更亲近一点,心情会愉悦一些。

颜伟是农场里公认的资深美学顾问,向村民们普及审美情趣的同时,颜伟还把就餐的仪式感带入了乡间生活。

旅法艺术家颜伟:我会摆一些桌布,插些小花,买些不同的小碟子。这边大家都比较淳朴,吃饭相对来说比较随便简单一些,能让他们看见一些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大家也互相影响。后面大家闲暇的时候也会自己磨咖啡,很悠闲的享受当下。因为人都会对美有追求嘛,这种仪式感深入人心之后,你就很难割舍了,就总觉得不这样做的话,这一餐就不完整了。

有颜伟在的地方,随性的点缀比比皆是,无不透着设计之美与乡间野趣的完美结合。

旅法艺术家颜伟:我自己做了一个菜园子,自己种菜。可以种一些甘蓝菜,生菜,薄荷,迷迭香,做香料。想做一个花园式的菜圃,又可以看又可以吃。

花姐爱花儿,她的小院里开满了各种花。花姐也是农场里的一枝花,每天都像活在春天里。

自由职业者花姐:一摆弄这些花草我就会很开心,把什么烦恼都忘了,特别喜欢。你看玫瑰花的花瓣,有的都被虫咬一两口,没有那么完整,但我觉得它还是很漂亮。

花姐在城里有几处居所,但没有一处如田园般给她家的感觉。清晨被鸟叫虫鸣吵醒,对花姐来说,是城市里没有的享受。

自由职业者花姐:我特别喜欢这种像农村一样,然后踩着油门又可以回到城市的便利。终于找到一个安放心灵的地方了,特别喜欢在这里发呆,喝杯茶,冬天的话织一下毛衣。

花姐的田园生活恬淡而不寂寞,许多大自然的小伙伴还不时过来凑凑热闹。

自由职业者花姐:这里很多松鼠,斑鸠。经常早上的时候,我吃早餐,松鼠在那里看着我,我也看着它,它一点都不害怕我,然后我几乎都想叫它进来吃早餐,这样的情况在城市几乎都看不见。

花姐的老家在广西扶绥乡下,种菜种果,养鸡养鸭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自由职业者花姐:隔壁那里有个大叔专门养鸡的,我去那里扛鸡粪回来,化肥肯定不可能再放了。有的东西就虫吃一半,人吃一半了。种什么菜我都会种,每个季节你进来的时候,都有一种水果吃。如果想吃鸡肉就抓只鸡,想吃鸭肉就杀只鸭。

花姐的田园梦,影响了身边的许多人。而最开始,做了一辈子农民的父母却并不理解。

自由职业者花姐:父母刚开始是很反对的,他们说你都从农村里出来了,怎么又跑回农村去了。然后我的闺蜜们都很喜欢这里,是我以后养老跟闺蜜们一起喝茶的地方。

花姐在农场里是出了名的好客,无论是村民还是客人,只要路过家门,花姐都会笑脸相迎,招呼进家吃饭。

自由职业者花姐:他们特别喜欢来我这里,因为我比较喜欢做美食。平常都是七八个人,有时候十几个人,我们都是一起一锅粥,也弄几个菜给他们,我们邻里真的很好。

最打动花姐的,是村民们邻里有爱的村落氛围。住在田园里的人们平等互助,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自由职业者花姐:有时候我懒得煮饭菜了,我就说哪家有饭菜的,然后就上去吃了。每一户人家的钥匙放哪里都知道,别人想到我家里很容易,然后我去到别人家里面也很容易。有时候不进农场,就让村民帮我喂一下鸡,喂一下鸭,他们就下来帮我喂了。

二妹在村民们眼里,是一个浑身散发着烟火气的快乐农妇。农活劳作她无所不会,干啥都是一把麻利的好手。

农场村民二妹:我们都是按着当季来种的,销往高档的素食餐厅。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接受订单制的,因为我们就是两个人打理嘛,只能刚刚够供三十户家庭。

别看二妹是八零后,说起种植经验,可是头头是道。一聊到农作物,二妹就像上了膛的机关枪,停不下来。

农场村民二妹:我们坚持着不用农药,不用化肥,追肥的时候,就是我们自己养的猪的沼气的水。然后酸辣水驱虫为主,人工抓虫为辅。非常的累,要么是早上五六点钟起来,要么就是晚上八点到十一点之间虫子才出来。

生态种植的成本很高,耗费人工物料不说,生长周期也长。而二妹,有自己坚持的理由。

农场村民二妹:一直坚持了这么多年,自然农耕。我们的初衷是想吃健康生态的青菜。生态种植出来的青菜,颜色更深,它是要经过时间的成长。你用复合肥的话,可能20来天,有的菜就可以收了,但是用农家肥,最起码都要长到30天以上。我们现在目前收集数据,病虫害,以及周期基本的数据,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一起跟我们共建田园下去。

终日的辛劳有了回报,不少对食材讲究的高端客户慕名而来。二妹种出来的蔬菜,征服了城里食客的胃和心。

农场村民二妹:客户都说我家的菜味很浓,可以吃到儿时在老家的那种菜味。他们来到农场以后,可以跟我们一起种一起收。像现在稻谷收割的季节,很多爸妈都会带着孩子过来,让他们知道稻谷是怎么长怎么收,他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

二妹是田园里的农耕达人,初来乍到的村民们平日里没少跟她取经。因为饲养经验丰富,二妹还不时当起了家禽家畜的村医,为村民们排忧解难。

虽然偶尔也会享受独自闲暇的时光,但对于二妹来说,没有什么事比一家人在一起更幸福了。

农场村民二妹:我们也是农村出来的,以前在家也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后面出来工作以后,哥哥说找不到小时候的那个味道与记忆,就在城市周边租了一块地,家里所有的人都召集在一起住下。我父母年纪大了,还会下地干活,干了一下子想着去钓鱼就去了,很随性的。我父母非常喜欢这种生活,他们说这才是家的感觉。

二妹口中的大哥,便是生态农场主覃卓。在城里做建筑生意有些积累后,他萌生了回归乡野的渴望。

天下田园生态农场主覃卓:缘起是这样子的,自己能想吃一点真正安全健康的东西,也想跟家人回归这种田园之乐吧,又有点邻里的氛围,哪家冒炊烟端着碗我们就走,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一种生活状态,然后很多朋友也觉得挺好玩,就加入进来。

把家安在田园,如今的覃卓说得云淡风轻。然而,从建筑转身农业之初,覃卓不单要面对同行甚至亲人的不理解,还要克服跨行业的艰难重重。

天下田园生态农场主覃卓:当时周围人说的很多的,就是不务正业。刚开始那段时间简直是煎熬,年底年进农场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拿根木棍,叫作打草惊蛇,要不然被蛇咬,因为你没有路可走,基本上长满草,冷不丁走着走着,看见老鼠在路边抽筋,才了解到从草丛里跑到外面的时候,老鼠已经腿抽筋了,因为草太多了。土壤的有机质基本上没有,很容易板结,很难种出东西来。这几年下来,萤火虫也多了,白鹭也多了,青蛙也多了,慢慢地恢复到像以前我们小时候那种带有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画面。

尊重自然,善待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收获好食材的同时,覃卓也收获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天下田园生态农场主覃卓:真正遵循道法自然,用古法去种植的同时,恢复地力,恢复整个生态体系让它有所平衡。我们最早几年种菜是没得吃的,颗粒无收,刚刚冒出来的时候,一夜之间黑压压一片,虫子就把它干翻了,然后慢慢的,地里有了蚜虫,就有了七星瓢虫,它有害虫的时候,就慢慢会有害虫的天敌进入,发现生态体系是在慢慢恢复的。

用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找回记忆中食物的味道,共建乡里乡亲的田园乌托邦,是覃卓和村民们最大的祈愿。

天下田园生态农场主覃卓:通过农业的方式,让生态得以常态有续循环,这就是我们终其一生要去做的事情。让农民种得出,让消费者吃得起,通过农业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愿景大前提是生态成为常态,然后家安在田园。和一群对的人,做对的事情,过对的日子。

编辑|骆泽聪

责编丨陈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xx/1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