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期

欧洲华文笔会全体成员祝大家

今天是情人节。爱神跟严冬大哥借用了一天。街头巷尾的花店,一早便摆满彤彤的红玫瑰,在灰寒的清晨中以花的语言浪漫地嚷着“我爱你”。许多店子里也招展着满热情的红心,谁不想送个礼物给恋人啊?下起细雪,空中彷彿飘满了瓣瓣甜蜜的情话。

入夜后的巴黎,雪停了。弯月下的城市闪烁着诱惑的光,似个披着镶满碎钻围巾的美人,无忧无虑地陶醉在心上人的怀抱中。

在城东一个宁静的住宅区,这间专做街坊生意的小餐室,平日布置简朴,像穿着粗衣麻布。此刻,有如魔术棒下的灰姑娘,换上晚装、摇身一变,美丽得使人讶异。到处挂遍鸡心形装饰,座上都是一对对爱侣,缠绵的音乐揉着人的血脉,烛光掩映着杯中红酒,未喝已半醉。这晚,闹市中的餐馆都挤得满满,就连这处较偏静的地区也不例外。爱情是不分年纪的,当然更不会分地域。

暖洋洋的餐室中忽有人推门而入,带进一阵寒风。只见到一大束红玫瑰,像个巨型头颅,支在一个矮瘦如小树干的身躯上。此人逐桌兜售,这时才看到花束后的脸孔,像块窄长的焦树皮。眼睛像小灯笼似的乌溜闪亮,裂开大嘴巴陪笑,露出白亮的牙。他约三十来岁,像是斯里兰卡人,不过没有谁会留意他的样子。

市中心的餐馆常有人进去卖花,这儿却极为罕见,今晚真是非常例外。他卖的是清一色的红玫瑰,而座上几乎没有一位男士不买上一朵,送给自己的女伴。

角落的一张小桌,是一对很年轻的情侣。亚尚刚出来工作,在车厂当学徒。首次拿到薪金,正好请丝丝在这个特别的黄昏下馆子----是第一次呢!而平日他们只有能力去快餐店,所以今晚丝丝用心地打扮得很漂亮。他当然也送她一朵红玫瑰,并觉得花虽娇艳,仍不及人的妩媚。

没有人留意到“小树干”推门离去。扑面是尖刀括骨似的寒风,但他心中高兴得热乎乎。第一次便卖出了好些花朵,应该很早便可满载而归地收工了。但是巴黎的晚上九时多,在科伦坡大约是凌晨四时,不能打电话回去。不过就算不通话,耳边也常是她的声音。他从没有想过情人节不情人节这些玩意儿,却总是在梦中嗅到她的气息。即使大白天也仿佛能见到她的影子,而且近得触手可摸。

法国邮政局每年都推出一款心形的情人节邮票。朋友告诉他,这是名家设计。他不懂也不理会这一套,不过也买来贴在寄回家的信封上。

冷风中他好怀念故乡的阳光。来法国两年多了,不是在餐馆的地窟中洗着没完没了的杯盘碗碟,便是在超市搬运堆积如山的货物。这一切,全都重重地压在心上,像是走在一条不见出处的隧道里。他经常想,别人的那些美好生活,什么时侯会来到自己身上?又有什么办法能得到?

薪金是这样的微薄,他不断寻找可以多赚点儿外快的机会。有几次见到人们捧着花束进餐馆去卖,便动了念头,也想试试。今天趁此佳节,首次出动;没料到竟如此顺利。本少利多,真是喜出望外。如果以后都这样做,勤快些,加大了收入,那么把她接来的日子也就近了。而且,他也可以像这儿的人那样,送她一朵,不,一大束红玫瑰!还可以带她上一家温馨的饭店,给她买很多礼物,去美丽的河边散步??总之有她在身旁,他的生命便会完整了,每天都会是情人节。

现在,还是快快赶去下一个目的地吧。这儿是偏静的住宅区,要走好几条街才有另一间餐馆。寒冽的黑夜中,他的步伐急速而兴奋,一点儿也不觉得冷。胸前抱着的那大束红玫瑰透着暖香,像通向梦之总站的车票。

忽然,两个高大的黑影从一旁窜出来,拦住他的去路。他愕然得还未说出话来,其中一个大汉霍地将那大半束红玫瑰一把扯过,折断了撒在地上,又乱脚踩踏。另一个括了他几记耳光,然后两人合力将他衣袋中的钱全部抢了,又把他推倒在行人道边的水沟里,并对他吼道:“你这臭小子,竟然敢闯进我们的地盘!今天放你一马,若你敢再犯,教你后悔也来不及……”说完,两个比黑暗更黑一点儿的高大身影在夜街中远去了。

太突然了!他头昏脑转,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呆了好一阵子。终于,他忍着身上各处的疼痛,抹着唇角的血,抖索着爬起来,衣襟上沾透污水的恶臭。很冷,身体像折弯的小树干,眼睛像半熄的小灯笼。就这样,一拐一拐地走回那间冷清破落的“家”。此刻,月亮是把生锈的弯刀,斩断了他的梦。

亚尚和丝丝相拥着从餐室中出来。一弯月亮笑意盈盈,陪伴着沉醉在爱情中的美丽城市。他俩走过窄窄的街道。咦,行人道路边遍地都是些甚么?仔细一看,哇,是红玫瑰,都是折烂的红玫瑰!太奇怪了,谁会忍心将这麽美丽的花儿抛撒沟渠边?

不过,丝丝手上的那朵红玫瑰,此刻却化成一个甜蜜的世界,将俩人罩在其中。其他,已没空理会了......

寒风刮过溶雪后肮脏的路面,香烟头、狗粪和拉圾间已没有一朵完整的花。片片零落的花瓣似在夜风中呻吟着:“我爱你!......”

?

作者简介

?

?

绿骑士,原名陈重馨,欧洲华文笔会会员。毕业于香港大学英囯及中囯文学系,后赴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年起居于法国,曾任儿童书籍插图,后专业绘画。着有散文、小说集《绿骑士之歌》、《棉衣》、《壶底咖啡店》和《神秘旅程》等,以及诗画集《悠扬四季》和《掌上河源》。另出版儿童故事3本、法文诗画集4册。近年致力于诗与画的结合。

用文字点燃勇气和良知,

用笔墨抗拒遗忘和荒谬,

以人性的力量托起文学的高贵,

回归华语文学的家园,

抵达生命的完善。

?欧洲华文笔会

笔会源自“奥地利华文笔会”,系由奥华作家方丽娜年注册创办,并经当局批准的华文写作团体。年初扩至全欧,汇聚了奥、德、法、西、葡、荷、比、意、瑞士、瑞典、斯洛伐克、拉脱维亚、新加坡等多国华文作家和诗人。

宗旨:营造公正而严谨的纯文学交流与展示平台,鼓励和推动高品质文学创作,推介优秀作家及其作品,扶持文学新人。

往期精彩内容

迎春诗笺(下)|冬对春的告白

迎春诗笺(上)|冬对春的耳语

麦胜梅

圣地亚哥之旅

朱漢超

爱在瘟疫蔓延时(小说)

玉扣子

失色的粉房子

唐思佳

恨别鸟惊心

安静:新年致读者

朱琳:书写时代之痛,捕捉人性之暖

归:每一片叶子都藏着风

沈宪:一箱杯子(小说)

王献翠:麦芒,或者断句

张文斌:我与丹青

方丽娜:男人的咖啡(小说)

策兰:我听见,斧头开花了

黄雨欣:油耗子(短小说)

李笠:明代椅子或青铜罐

孙晓娟:一次出行

施志华:以“诗”起卦,你信吗?

海娆:行走德国

王晓露:云中诗意-厉雄诗作研讨

常恺:奥国小镇-魏德霍芬往事

安静:我欲因之梦芙蓉

梁宾宾:隔离时光中的反思

朱琳:秋已深,冬将来

梦娜:纪念一个陌生人

黄为忻:银行岁月

吴垠:方寸之间

焦秀梅:又见月圆

孙汉田:岩子诗歌中的“人”字

孙宽:声音(小小说)

杨丽:追踪微尔卡

八月诗笺:卡夫卡的目光

麦胜梅:沃尔普斯韦德的艺术村

朱漢超:玛斯太太的难民情人(小说)朱琳:仲夏之梦——维也纳文学对话宋晓英:文学“维也纳学派”之“新态”洪瑜沁:一阵风吹进中年李笠:流亡与掌声喜然:没有一朵失败的花绿骑士:寻找你赵九皋:今夜,不过汨罗江夏青青:黄花正年少厉雄:与石头对话无解:欲揽春声兑墨池沈宪:叫卖(小说)李迅:有一个季节它叫做秋杨丽:阳台,欧洲历史与艺术之窗方明:肉体时空海娆:老人与鸟梁宾宾:拉脱维亚,春风依旧花草香童童:艺术的终点黄雨欣:从“抄检大观园”里跳出来的“家生奴”岩子:高迪,一个美丽而不朽的传奇王晓露:高贵的一种诠释方丽娜:这一个春夏之交一卷诗章一壶美酒:《欧华文学》发刊词

▲上下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xx/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