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草园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本书是女作家三毛创作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三毛偶然间翻阅杂志时,其中关于撒哈拉沙漠的照片勾起了她的乡愁,热爱流浪的三毛认为那里就是她此生的归宿,与丈夫荷西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沙漠。 当三毛初次踏上这片她梦寐以求的沙漠时,一切与她想象的截然不同。贫瘠的土地、恶劣的天气、当地物资的匮乏以及封建守旧的居民,这一切都给初来乍到的三毛沉重一击,可充满生活情趣的三毛并没有退缩,她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她租了一间小小的房子,把破旧的轮胎当装饰;在深色的大水瓶里插上怒放的野地荆棘;为了每天早上能喝到新鲜的羊奶,她便在屋顶上养了一只羊……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将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也把自己在沙漠中四面透风、粗陋不堪的房子布置得温馨舒适,充满艺术气息,被外国记者称赞为“最美丽的沙漠家庭”。 适应了沙漠艰苦的生活,三毛重拾纸笔,写下了定居沙漠后的第一篇文章《沙漠中的饭店》,描绘了两人的一日三餐,在吃中餐时,三毛告诉荷西他们吃的鸡蛋粉丝汤叫做“雨”,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的雨。她还把母亲带来的猪肉干藏起来,被荷西发现后告诉他这是治嗓子的中药,自此之后,荷西总是装嗓子疼骗猪肉干吃。 年,在撒哈拉沙漠的阿雍小镇,三毛和荷西结婚了。结婚当天,三毛随便套上一件旧的淡蓝色细麻布长裙,在帽子边插上香菜,就和荷西冒着风沙,步行到法院领证了。没有婚礼,没有仪式,但三毛却写下了“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而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这句动人的情话,蕴含着他们在沙漠刻骨铭心的爱情。 “如梦如幻又如鬼魅般的海市蜃楼,连绵平滑温柔得如同女人胴体的沙丘,迎面如雨似的狂风沙,焦烈的天地,向天空伸长着手臂呼唤嘶叫的仙人掌,千万年前枯干了的河床,黑色的山峦,蓝到了冻住了的天空,满布乱石的荒野……”,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三毛一直甘之若饴,她用心感受大漠的美景,也用自己的善良温暖了沙漠中的人。面对那些终日藏在面纱之下的女人,三毛毫不吝啬的给她们免费看病、送药,并且还在家里为她们授课,试图让她们学会独立思考。而这终究改变不了愚昧的人们,年仅十岁的姑卡被父亲强制出嫁,可怜的哑奴被财主随意贩卖,“我们在这一带每天借送无数东西给撒哈拉威邻居,但是来回报我的,却是一个穷的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 三毛犹如开在沙漠之中的玫瑰,她豁达浪漫,勇敢坚毅。在《荒山之夜》中,她被三个企图侵犯自己的男人困住,好不容易甩开之后又救出了深陷泥沼之中的丈夫。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可当荷西问她还要不要寻找乌龟化石时,她还是坚定地说“要”。 “我虽然常握着我生命小舟的舵,但是在黑夜里,替我挂上那颗在静静闪烁的那颗指路星,却是我的神。他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在我心的深处,没有惧怕,没有悲哀,有的只是一丝别离的怅然”。撒哈拉沙漠,这片从未安静过的土地上,迎来了大规模的起义,在这个混乱的情形下,三毛与荷西不得不离开这片他们曾经患难与共的土地。于三毛而言,承载着乡愁的沙漠记忆已经烙印在她的记忆里,永远不会忘记。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于是,她暂停了流浪的脚步,把爱留在了撒哈拉。希望来生,她可以“做一颗仙人掌,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态。一半在沙漠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带来希望,一半沐浴阳光”。 天津城建大学广播台 编辑 胡洁菲 排版 陈雨晴 校对 洪志鹏 审核 李怡阳 图片 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jz/10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新摩洛哥入境取消PCR说走就走的旅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