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你也会喜欢这些表情包青悦读
鐧界櫆椋庡彲浠ョ湅濂藉悧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在如今 “能用表情包解决就不要打字”的时代 没有点私藏的表情包,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 然鹅 即使是叱咤表情江湖的大神 遇到爸妈,也是棋逢对手了 所谓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发的表情包爸妈完全不懂 在表情包的使用上 除了“没看懂,要求孩子解释”型 以及“误解表情,询问或批评子女”型 最大一部分还是“‘中老年表情包’的铁杆粉丝”型 爸妈辈的表情包 由于画风颇具复古气息 又被晚辈亲切地称为“中老年表情包” 它们色彩艳丽、饱和度极高、附有发光的大号字体、画质简单粗糙…… 我们嘲笑它,暗讽它,吐槽它。甚至非常不解,我们的长辈,为什么偏偏对这么“丑”的表情包情有独钟?同时,也难免一丝忧虑:等我们老了,会不会也这样? 1中老年人辨色能力下降闪烁表情包可刺激视觉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我们的爸妈喜爱那些闪闪发亮,五光十色的表情包,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正经历着衰老的过程。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视觉感受的程度也明显降低,视觉阈限明显升高。中老年人对暗和光的适应能力下降,对整个光谱的颜色,特别是蓝绿色感受能力降低。事实上,一般人到90岁时能够正确辨认的颜色还不到50%。 有研究发现,在老年人眼中,各种颜色的物体可能常常呈现褪了色的状态,反复呈现高闪烁的视觉刺激,能够提高大脑的唤醒水平。也就是说,爸妈钟情于闪烁表情,不是审美出了问题,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在慢慢变老。 2认知能力衰退中老年人偏爱“简单粗暴” 所谓“简单粗暴”,是说这类表情包不论在审美上,还是在文字内容上,都相当直白。 一般来说,这些表情包由各种美好的自然元素组成:向日葵,玫瑰花,仙人掌,往往都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小星星;配字都是简单明了的字面意,向日葵上画个笑脸是“早安”,挥一挥手是“再见”,还有一个不知道是谁的女人举杯表示“干杯吧朋友”。 有研究表明,40岁左右的成年人辨识面孔的能力和区别差异的能力都在下降,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所谓的“中老年表情包”都非常直白。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对简笔画和面孔认知能力出现衰退,因此他们更愿意看真实面孔还原的表情图片。对于他们来说,大脑中神经元机能的衰退会引起其自身启动一种弥补机制,自动调配更多的脑资源运作,可想而知会更加费神费力。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识别一个更加逼真的表情,比费神辨别一个简笔画表情包,并思考其背后的深意容易多了。 3为了赢得良好情绪中老年人需要“打鸡血” 粗糙的字体,正能量满额的话语,绝对是中老年表情包的标配了。 但其实,之所以这种正能量的输出可以在中老年群体之中这么普遍,也是有着背后的科学依据。 在老年人情绪加工这个问题上,影响力最广的理论要属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对未来时间的缩短有了意识,老年人的动机更多是为了赢得良好的情绪,进而偏向于处理积极刺激,回避消极刺激。 所以,总的来说,老年人对情绪图片的注意和记忆更积极。这也被称为年龄相关的积极效应(age-relatedpositivityeffect)。 4几十年后你也可能用上中老年表情包 爸妈热爱这些表情包,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让人有些心酸的原因:他们老了。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变差了,更喜欢直截了当了,所以这种“简单粗暴”,色彩艳丽的表情包才得以风靡。 话说回来,用什么表情,是人体机能的外在表现,也是时代的产物。如今的老年人表情包中还常常出现毛主席、雷锋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形象,这都是特殊时代赋予了人们的审美偏好。相信如今年轻的一代变老时,也会有一套“中老年表情包”,也许也会有某零后写一篇文章,分析“中老年”表情包使用情况。 我们不妨在与爸妈聊天时、在家族群刷屏时,多体谅他们,也试试多使用“中老年表情包”。手机里的存货用起来,没准会发现,怎么代沟就不见了呢? 综上,当和父母聊天时 不妨各取所长 比如说,这样的 参考文献 [1]Droit-Volet,S.,Wearden,J.().Speedingupaninternalclockinchildren?effectsofvisualflickeronsubjectiveduration.Quarterly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55(3),-. [2].Hafner,A.,Nanz,D.,Piantini,U.,Rentsch,D.,Taschler,C.,Zerbe,O.().Reducedabilitytodetectfacialconfigurationinmiddle-agedandelderlyindividuals:associationswithspatiotemporalvisualprocessing.JournalsofGerontology,64(3),. [3].毕丹丹,韩布新.().积极效应研究的几个方法学问题.心理科学进展,22(7),-. [4].宣宾,王玲玲,曹亢,张明明.().老年人稳定和闪烁视觉启动方式下的时间知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7(4),-. [5].许淑莲.().老年人视觉、听觉和心理运动反应的变化及其应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3),-. [6].陆雪松,王海贤,周曙,陆兵勋,夏扬,马明.().中老年简笔画面孔表情识别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中国老年学,v.35(15),-4. [7],唐薇,陈文锋.().老年人表情自动加工的正性效应.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8].Leder,H.,Nadal,M.().Tenyearsofamodelofaestheticappreciationandaestheticjudgments:theaestheticepisode–developmentsandchallengesinempiricalaesthetics.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4),-. 文章转载自WeDig 图片来源微博 今日小编:Anonymou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zp/9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简笔画丨春暖花开,各种花儿的简笔画
- 下一篇文章: 太疯狂了超经典针管笔装饰线描,只需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