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药知识之玫瑰花
折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和重瓣玫瑰的花。玫瑰和重瓣玫瑰属落叶灌木,原产中国北部,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山东、江苏、浙江及广东最多。5至6月盛花期前,采摘已充分膨大但未开放的花蕾,文火烘干或阴干;或采后装入纸袋,贮于石灰缸内,封盖,每年梅雨期更换新石灰。 玫瑰花花蕾呈卵形,半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直径1至2.5厘米,花托壶形或半球形,与花萼基部相连。萼片5枚,披针形,黄棕色或棕绿色,其内表面被细柔毛,花瓣5或重瓣,广卵圆形,多皱缩,紫红色,少数黄棕色。雄蕊多数,黄褐色体轻,质脆。香气浓郁,味微苦、涩。 以花蕾大,完整瓣厚,色紫鲜,不露蕊,香气浓者为佳。 营养分析 玫瑰花具有浓郁甜美的香气,是一些食品,化妆品的主要添加剂。 相关人群 1.适宜皮肤粗糙、贫血患者、体质虚弱者。 2.阴虚有火者勿服。 制作指导 1.做甜品,煮粥,做饮料,目前也有大量菜肴以玫瑰花做原料或辅料。 2.治气滞,胸胁胀闷作痛。玫瑰花6克,香附6克,水煎服。 3.治肝胃气痛;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治胃痛,玫瑰花9克,香附12克,川楝子、白芍各9克,水煎服。 食疗作用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肝、脾、胃经; 芳香行散;具有舒肝解郁,和血调经的功效; 主治胸膈满闷,胃脘、胁肋、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泄泻痢疾,跌打损伤,风痹,痈肿。 其他相关 玫瑰本指美艳之珠石,此花色紫鲜艳,又多重瓣,状似美珠,故名玫瑰花。 备注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肖。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折叠中药用途性味:甘、微苦,气香性温[1]。 成分:含有少量挥发油和黄色结晶性煎、揉质、没食子酸、色素等。玫瑰油中主要成分为醇类化合物。 功用: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玫瑰花及全株都有收敛性,可用于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以及肠炎、下痢、肠红半截出血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食物本草》谓其“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长期服用,美容效果甚佳,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着,令人唤发青春活力。玫瑰花 疗法: [月经过多] 玫瑰花根9克,鸡冠花9克,水煎去渣,加红糖服。 [月经不调] 玫瑰花根6-9克,水煎后冲入黄酒及红糖,早晚备服1次。 [痛经] 玫瑰花6克,西红花1-2克,水煎或冲泡,每日分三次服用。 [赤白痢疾] 玫瑰花去蒂,焙燥研细末,黄酒送服。每服1.5克,一日2-3次。 [肝胃气病] 玫瑰花研细,开水冲服,每服1.5克。 [新久风痹(急、慢性风湿痛)] 玫瑰花9克,红花、当归备6克,水煎去渣,热黄酒冲服。 [跌打损伤,吐血] 玫瑰花根15克,用黄酒或水煎,一日分两次服。 〔治肝气胃病〕 干玫瑰花茶适量,冲汤代茶饮 〔治肝郁吐血,月经不调〕 玫瑰花三百朵,入砂锅煎取浓汁,滤去渣,再煎,用冰糖克收膏,存于瓷瓶密闭保存,早晚各1匙,温开水冲服。如专用于调经,可用红糖收膏 〔治肺病咳嗽吐血〕 鲜玫瑰花适量洗净捣汁,加冰糖炖服 〔治肝风头痛〕 玫瑰花5朵、蚕豆花1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治乳痈〕 玫瑰花7朵、母丁香7粒,加黄酒适量水煎服 〔治肿毒初起〕 玫瑰花18克,去蒂研细末,每服3克,黄酒送服 玫瑰露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玫瑰花的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 功用主治 ①《金氏药帖》:"治肝气胃气。"②《纲目拾遗》:"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点酒服。"用法与用量内服:温饮1~2两。 各家论述 1.《本草正义》: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3.《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 4.《本草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 5.《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 6.《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 7.《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妇人月经过多,赤白带下及一般肠炎下痢等。 8.《山东中药》:治肝胃气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泄泻,口舌糜破,吐血,噤口痢。 9.《泉州本草》:治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xx/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百科玫瑰花
-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中秋节当天月饼会降价,情人节当天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