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的辨别与诊断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曾称为酒渣鼻。 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因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迁延,治疗手段有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临床上我们很容易漏诊或误诊为「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痤疮,过敏性皮炎等」,导致不规范治疗。 因此提高对玫瑰痤疮的认识是我们皮肤科医师是非常必要的。 发病机制本病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1.天然免疫功能异常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 是玫瑰痤疮发病的重要基础。[3] 3.神经脉管调节功能异常 在玫瑰痤疮的发病中起了关键作用。 4.多种微生物(毛囊蠕形螨、痤疮丙酸杆菌等)感染;慢性炎症致皮肤屏障损害;遗传等促进玫瑰痤疮的发生。 临床表现玫瑰痤疮依据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皮损特点,分为四种类型:[1] 1.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首发于面颊部: 双面颊部阵发性潮红; 情绪激动、环境温度变化或日晒等加重; 逐步出现持续性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 自觉干燥、灼热或刺痛,少数伴有瘙痒;极少数患者可能伴有焦躁、忧郁、失眠等; 首发于鼻部或口周: 最初无明显阵发性潮红; 直接表现为持续性红斑; 逐步出现毛细血管扩张; 也可累及面颊部,但面部潮红及皮肤敏感症状相对于首发于面颊部的患者轻; .丘疹脓疱型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的玫瑰痤疮患者,逐渐出现丘疹、脓疱,多见于面颊部; 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红斑、丘疹、脓疱,多见于口周或鼻部; 3.肥大增生型 多见于鼻部或口周; 肥大增生改变的皮损(鼻部的肥大改变皮损亦称为「鼻瘤」); 4.眼型 单独的眼型极少;常为其他三型伴随症状; 多累及眼睑的睫毛毛囊及相关腺体,导致睑缘炎、角膜结膜病变等,表现为眼睛异物感、视物模糊、瘙痒、刺痛、干燥等; 诊断首先排除明显诱因例如口服异维A酸胶囊或化学换肤或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皮肤屏障受损而导致的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必备条件加≥1条次要条件即可诊断为玫瑰痤疮。[1] 鉴别诊断 玫瑰痤疮主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 1.痤疮 两者均可出现丘疹、脓疱,但痤疮常有粉刺,而玫瑰痤疮有阵发性潮红及毛细血管扩张。但是,临床上两者常同时存在。 .面部脂溢性皮炎 部位不同:前者一般发生于前额部、眉弓、鼻唇沟或下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而玫瑰痤疮一般发生于面颊部、鼻翼或口周; 皮疹特点不同:脂溢性皮炎表现为黄红色斑片,后者常有阵发性潮红和毛细血管扩张。但两者均可出现红斑和光加重现象。 3.接触性皮炎 有明确的接触史,起病急,瘙痒剧烈,红斑表现为持续性,无明显阵发性潮红现象。 4.激素戒断性皮炎(或称激素依赖性皮炎) 可出现玫瑰痤疮样皮损,是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含糖皮质激素的护肤品后形成的一种激素依赖状态,在停用后3d左右出现明显的灼热、干燥、瘙痒等「难受三联症」(主观评分≥7分)。 而玫瑰痤疮不会出现「难受三联症」,灼热、干燥常见,偶见瘙痒,但玫瑰痤疮患者长期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逐步出现激素戒断性皮炎的症状。 5.颜面粟粒性狼疮 皮损特点为面颊部、鼻部或眼周圆形坚硬的丘疹或结节,呈半透明状,表面光滑,无阵发性潮红,无毛细血管扩张,用玻片按压时,呈苹果酱色。必要时行病理加以鉴别。 6.红斑狼疮 表现为持续性红斑或红斑块,无阵发性潮红。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治疗目前治疗上主要针对其炎症性病理生理过程,恢复神经血管正常调节功能以及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目前没有单一治疗可以解决玫瑰痤疮的临床症状,我们在临床上往往需要联合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避免加重病情的因素:辛辣刺激、吸烟、饮酒、紫外线等;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研究发现压力和阳光是导致酒渣鼻症状加重的重要因素。发现饮酒显著增加女性玫瑰痤疮的发生率。 激光治疗多种类型的激光已逐渐用于玫瑰痤疮的治疗中,主要包括: 强脉冲光(IPL,50~nm),染料激光(PDL,nm/nm),Nd:YAG激光(KTP,53nm/nm)可以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CO激光或Er激光适合早中期增生型患者。 蓝光对丘疹脓疱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黄光可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但临床效果弱于IPL、PDL和KTP;光动力疗法(PDT):疗效不肯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手术治疗对鼻赘期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肥大赘生组织。 杜一生 问题性皮肤修复疗法 为医者优质生活而来 为大众健康美丽而生 选择杜一生,美丽伴一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jz/1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道美国际教你怎样区分天然玫瑰花水
- 下一篇文章: 花艺课堂进口玫瑰VS国产玫瑰,这些区别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