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的歌女香如栀子,冶如玫瑰,一往深情
大家好!感谢大家浏览小笙的文章!宴会之乐,丝竹管弦,必不可缺少的就是歌女。她们不缺华丽的衣服,不缺精美的头饰。但她们真的卑微,让人唏嘘不已。《世说新语》记载:曹操有一名歌姬,唱功了得,但脾气很差。曹操于是安排另一个歌女悄悄地学她唱歌。等到后面的歌女完全学会时,曹操就将脾气差的歌女杀掉了!歌女们的遭遇让我们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不公!那才子诗人笔下的歌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诗人笔下的歌女,是倩丽美艳的,是清香的栀子花。赠别唐·杜牧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人在大和九年(公元年),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歌女分别之作。诗中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我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十三岁的女子如栀子花一般俏丽。腰如杨柳轻不耐风,面若桃花春风十里。她在自己最美的年华遇见了诗人,本以为是可以相伴很久,却不想诗人就要离去。诗人笔下的歌女,明眸皓齿,心胸旷达的野玫瑰!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同时这首词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發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故事发生在千年前的大宋,主人公却是一位歌女。女主人公叫柔奴,她是王定国的歌女。柔奴美丽妖冶,智慧过人,一直住在京师。但是当王定国被贬岭南时,她义无反顾跟着去了!当定国回来后,苏轼就问柔奴:“岭南的风土人情,你是不是适应不了?”柔奴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才子笔下的歌女,对爱情义无反顾的追求。鹧鸪天宋·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首词描写了与久别佳人重逢时犹疑是梦的惊喜和追忆别后对佳人苦苦的相思之情。上阕写往日的欢聚。月被舞低、风被歌尽,情绪之高、兴致之浓,可想而知。下阕写当今的重逢。久忆成梦,几回以梦为真,而今重逢,又不免疑真为梦,往昔只盼梦中相逢,今宵唯恐相逢是梦。曲折深婉,乍喜乍惊。往日欢情之浓,衬叠出相忆之深,愈见重逢难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歌女也有追求爱情的权利。或许,只有才子诗人才能读懂歌女的心;只有才子诗人才能给予歌女心灵安慰!你喜欢哪首词呢?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哦!参考文献:《宋词三百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jz/12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在别样的阅读中获得精神成长中国教育新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