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物质可以定义成功我们给他人慈悲、智慧、爱这种精神上的丰盛远比物质上的成功更踏实和满足物欲纷繁别走得太快等一等你的灵魂

01

在社会最底层也不要放弃飞翔的梦想

我的人生几乎是从最底层出发的。

我生长在一个几乎没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庭十分贫困。

我没有读过什么好的学校,学校里的老师经验也很不足,就像给我们教英文的老师,其实只是接受了几个月的短训就上岗了。

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的成长。

这个老师教我们用汉字来记住英文单词,“土堆”就是today,“也是土堆”是yesterday,而tomorrow就理所应当的变成了“土马路”。

于是,我记住了这些单词,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今天是土堆没关系,昨天是土堆也没关系,只要明天能成为一条土马路就行”。

17岁那年,我决定离开家乡。

临行前,妈妈送了我一样东西,一个玻璃的瓶子,里面装着黑黑的东西。

母亲说,你别小看它,这里面装了三样重要的东西,一样是拜祖先的香炉里的香灰,一样是农田里的土,还有一样是井里的水。

闽南的祖先们在离开家乡的时候都会带着这个,说是带着这个去到别处就不会水土不服。

而且有了它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乡。

这个瓶子至今还摆在我的桌上,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家乡。

因为身上没钱,离家后的生活一度过得很苦。

我曾经在餐馆当过服务生,做过码头工人,摆过地摊,还在洗衣店烫过衣服,甚至还杀过猪。

杀完猪回到家,洗完手,就继续写作,变成作家。

那会儿我17岁,开始陆续发表作品,被一部分读者视为“天才”。

我一直坚持写作,希望能变成一个成功的作家。

在我们那个地方几百年没有出现过一个作家,我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比别人更勤快。

我从小学三年级时开始,规定自己不管刮风下雨,心情好坏,每天都要写五百字的文章;

到了中学,每天写一千字的文章;到了大学,每天写两千字的文章;大学毕业以后每天写三千字的文章;

到现在已经40年了,我每天还写三千字的文章。

在我生长的年代,要当作家很难,因为稿费很少。

我还有个习惯,就是绝不废话,能3千字写完的,绝不会写成字,能字写完的绝不会变成字。

想当作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生存,我开始去报社上班。

我对成功的欲望很强,和当时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希望得到名利、金钱、影响力。

我工作很卖力,因此很快升迁,第6年就当了总编辑。

同时还在报纸上写18个专栏,主持节目当电视公司的经理,还做了广播节目《林清玄时间》,一时风头无两,成为大众眼中成功的人。

到如今,我一共写了一百七十几本书,摆起来比我的身高还高。

当时台湾有个杂志,评选“40岁以下的成功人士”,我排行第一,排在我后面的是马英九。

02

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

我以为,成功应该很快乐,应该每天带着“神秘的微笑”。

但事实上很难,因为每天从早到晚要开7、8个会,还要和很多你不喜欢的人约会、应酬。

到最后,生命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压,发现自己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写一篇文章。

而且幽默和浪漫精神不见了,对年轻时候向往的东西都失去了兴趣。

有一天,我在报馆里等待看样刊,无聊的时候翻开了一本书,开篇第一句话说:

到了30岁的时候,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如果到了30岁还没有用来觉悟,就会一步步走向死亡。

我当时很震惊,因为那会儿我已经过了30岁了,却完全不知道觉悟是怎么回事。

我开始思考,什么是觉悟。

不久之后,我辞掉了所有的工作,到山上去闭关,去清修和思考,开始走进佛教的世界。

清修持续了3年,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的作品中有了很多关于宗教的元素。

3年后,我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很多领悟,明白“觉”就是“学习看见”,“悟”就是“我的心”,所谓“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

因为心恋红尘,我决定下山。

在山下路过一个水果摊,我想买点水果,当时老板不在,我便在边上等。

这时候一个路人过来,将我误认为老板,问我水果怎么卖。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我经过了三年修行,大家竟然看不出来我很有智慧?”

随即我就意识到,觉悟修行并不会改变人的相貌,只是内心起了革命。

之所以讲觉悟,是因为现代社会,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心。

我们把生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要的生活,一部分是紧急的生活。

然后会发现很多人都在紧急的生活中,随波逐流,而不是重要的生活。

什么是重要的生活?

陪着爱人散步,躺在草地上看星星,懂不懂得爱和宽容?

这些是重要的。

而每天着急上班、学习、考试,是紧急的。

当人整天在紧急的事情里面打转的时候,“琴棋书画诗酒花”就会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

要学会腾出一些空间,进入“重要的生活”。

台湾有个最有钱的博士,叫王永庆,92岁那年,他在美国巡视工厂的时候去世了。

我听到消息很难过,我想如果我90岁有亿财产,我会去巡视工厂吗?

答案是一定不会。

王的后人迄今还在为财产争夺不休,这是一件很让人伤心的事,因为他们没有觉察到什么才是重要的生活。

还有一个富翁叫郭台铭,虽然他有很多财产,但最后娶了一个平凡的舞蹈老师。

我问他,你为什么会选她?

他回答我说,我太太最大的优点,是身上闻不到钱的味道。

这表明,对于一个整天追逐金钱的人来说,没有钱的味道反而是最大的优点,意味着这个人没有掉进欲望的泥沼。

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

03

艰难时,也不要失去对人生价值的认知

怎样才能觉悟?

你必须做到以下4点:

1、要尽可能地把所有时间和空间都留给那些重要的事情

历史上有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叫陆羽。

他是一个弃儿,长大后,给自己取名陆羽,意思是漂流在陆地上的一根羽毛。

立志要喝遍天下的茶,饮遍天下的水,于是从9岁开始就一直旅行。

我后来曾追随他的饮茶之路去寻访,深刻地体会到了他的不容易。

全国的茶区那么多,在只依靠步行的年代,他都一一走遍,还写下了《茶经》,成为年来迄今无人超越的经典。

支撑他的,就是一种叫做梦想的力量。

他懂得,有限的人生里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

2、你必须要意识到,世俗的事务并非无价

什么是无价的?是浪漫的精神。

有一次我去上海演讲,和朋友站在黄浦江边吹风,觉得夜晚的黄浦江格外得美,十分浪漫。

此时,我的同伴撞了我一下,“喂,你知道每年黄浦江有多少人自杀吗?”

哈,真是煞风景。

什么是浪漫?

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

这些都是浪漫。

浪漫其实就是创造一种时空、一种感受、一种向往,一种理想,在你的世俗土地上开出一朵玫瑰花。

即便是被世俗捆绑,即便是处于人生低谷,也要时刻保持浪漫精神。

求婚也并不一定需要房子、车子、票子,以及很大的钻戒,我只是写了“纵使才名冠江东,生生世世与君同”两句诗,妻子就感动异常,嫁给了我。

3、不要失去对真实价值的认知

现代社会,很多人对价值的认知已经不那么清楚。

有一次,我在上海走过一家百货,看见橱窗里挂着一个包,售价万元人民币,那是爱马仕的鳄鱼皮包。

我很吃惊,谁会花万买这个包呢?

但显然是因为有人买才会有销售。

很多人都被这些名牌捆绑和魅惑,在吃穿用度上,花很多钱来消费。

但事实上,他们看中的并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价格。

我到商场里去买衣服,都会问服务员,有没有没牌子的东西?

只有撕掉牌子,物件才会回归本身的价值。

因为我希望寻找的是生命的价值。

我认识北京的一个有钱人,是个矿产大亨,每年赚多亿人民币。

他家地面用的是玻璃,下面水池里养着锦鲤。

这些锦鲤都经过标准的挑选,不合格的鱼会被拿去扔掉或给大鱼吃。

因为不符合某些标准,有些锦鲤一出生就被决定了凄惨的命运。

后来,我把那些不合格的鱼买了回来,养出来也格外与众不同。

人如果只认识统一的、固定的价值观,实际上是很可怜的。

好在人不是锦鲤,就算出生微贱,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生命的价值。

4、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

这个世界的可怕之处在于,大部分人被训练成单一的人,按照上学、考试、工作、结婚等标准流程活着。

这很值得检讨。

你看看这个世界,最辣的是辣椒,最酸的是柠檬,最苦的是苦瓜,最甜的是甘蔗。

如果你把他们养在一块土地上,会出现两种结果:

全部死掉,或只有一种活下来。

他们本来活在不同的土地上,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如果硬将他们放在一起,也许辣椒最后会变成苦瓜。

人需要发展自己的特质,但是也要包容别人的不同,这个世界才会精彩。

因此家长也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作比较,因为辣椒不需要和茄子比较,辣椒只要自己够辣就好。

人们从小就要发现,自己最合适做什么,做什么才最快乐。

我这辈子一直想当作家,从来没有改变。

清华大学一百年的时候,有学生问我,你已经写了多本书,还会接着写吗?

我的回答是,如果我下午会死,我会写到今天早上,如果明天会死,我会写到明天早上。

我已经写了40多年,我一直在想,我最好的作品还没有写出来,我要一直努力。

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成功,我会说:

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

如果每天都成功,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

不管你从哪里来,要去到哪里,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zp/6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