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红玫瑰的词与意
前阵子听李焯雄(《红玫瑰》的作词人)老师的电台访谈,他说,歌词有一种时间性,它并不是作为一张印有字迹的纸,一下子呈现在我们面前。不到下一个字吐出之前,听者永远不能确定会发生什么。 马世芳老师(一个华语流行乐的资深评论家)在自己的博客里这样评论他的词,“李焯雄善于运用一首歌的时间创造悬念,制造反差与惊奇。一句歌词不到唱完,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他可以利用换气和句尾的一两个字翻转整段的意象,他是高手。” 后来我听到凯唱的《红玫瑰》,好像非常立体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详细说之前想说,真的很喜欢陈奕迅老师的《红玫瑰》,能感觉到他对这首歌的演绎给凯的演唱带来了启发。) 记忆深刻的第一个地方是他唱“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红线里被软禁的,红。”后半句整体呈现一个渐弱的走向,最后的一个红字轻轻错开了节奏,发出之前略有停顿与前文隔开了距离,字的开头伴着微微的沙哑,又以回到鼻腔的闭口音温柔地向内收束。 那个句尾的“红”真的因为他的演唱而从一个惯用的形容词一跃成为一个指代着红玫瑰的鲜活的名词。 那一刻我想到了什么呢,想到一间民国上流社会的华丽房间,一个镜头在房间里扫视了一圈,最后停留在一朵红玫瑰上,然后周围的一切渐渐模糊。 也喜欢他在最后一句唱“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再,落空”。“再落空”三个字他唱得很松散自然,“再”字后面伴随着一声微微的喟叹,那一刻整首歌里那种如梦似幻无法把握的无力与自嘲感化成了一根藕丝,它被轻轻地牵引越拉越远,而所有人都知道它终将会在某个时刻猝不及防地断掉。 他唱出了娓娓道来之后的那个定格,也唱出了醉梦酣眠之后的突然的空荡。 在凯15岁的时候听到他这样唱一首歌,我想这可能就是一位有画面感的歌手的天赋与修养。李焯雄老师对作词的理解是很视觉化的,且有着内在的精致韵律。而一个优秀的歌手应该具备在听众脑海里再现这种视觉进程的能力。 我记得每每在重温各种舞台时,弹幕总是有“好喜欢这个尾音”,“我是‘谎言’粉”,而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凯的歌曲总是会吸引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pl/12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文本解读写在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