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丨你分得清蔷薇月季和玫瑰的区别吗
手头有一本《玫瑰圣经》,是比利时植物学家雷杜德(Pierre-JosephRedouté,—)所绘的图谱。其实按照植物学上的分类,书名译成《蔷薇图谱》更为妥当。而要厘清这个问题,先从蔷薇、月季与玫瑰的区别说起。 雷杜德所绘LesRoses的扉页这三种都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在《本草纲目》中,蔷薇被称作墙蘼,李時珍认为这是因为“此草蔓柔靡,依墙援而生,故名墙蘼”。指出蔷薇作为蔓性藤本植物,有着援墙而生的特点。 《中国植物志》中,把《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中提到的蔷薇定名为野蔷薇,并描述其特征为攀援灌木,小叶5—9片,花多朵,排成圆锥状花序。 年《柯蒂斯植物学杂志(Curtis’sBotanicalMagazine)中玛蒂尔达·史密斯(MatildaSmith,–)所绘的野蔷薇野蔷薇的拉丁文名为Rosamultiflora,直译为多花蔷薇,比起月季和玫瑰,更加有一种“花小而繁”的观感。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里提到的玉堂春、十姊妹皆见载《中国植物志》,为野蔷薇的重瓣变种。 (南宋)马远《白蔷薇图》月季又名月月红,《小山画谱》中描述为:“月月红花似蔷薇,叶五出,着花处或三出,花色粉红,每月花开,又谓月季花。”从中可见邹一桂观察植物的细致程度,他不仅指出了月季“每月花开”这个有别于蔷薇、玫瑰每年花开仅一季的特点,且注意到了月季小叶为3至5片,这与《中国植物志》中月季“小叶3—5,稀7”的记载完全一致。 月季的英文名为Chinarose,直译为中国蔷薇。在雷杜德的书里,则称之为Rosaindica(印度蔷薇),以及RosierduBengale(孟加拉蔷薇),这是因为月季最早是由东印度公司运送至欧洲的。年,荷兰植物学家雅坎(NikolausJosephvonJacquin,—)把月季定名为Rosachinensis,chinensis表示产于中国,这个学名一直沿用至今。自18世纪传入欧洲后,月季以其花期长的优点,被欧洲园艺学家杂交出了现代月季(Rosahybrida),花店里出售的“玫瑰”鲜切花,实际上都是现代月季。雷杜德所绘的月季真正的玫瑰,据《中国植物志》,原产我国以及日、韩一带。与攀援灌木的蔷薇不同,玫瑰是直立灌木,茎杆粗壮。玫瑰小叶5—9枚,叶脉下陷,有皱褶——这正是玫瑰的特点之一,其拉丁名Rosarugosa中的种名rugosa,就是指多皱的。余树勋的《月季》一书提到:“欧美育种家认为,玫瑰的后代与其他蔷薇类很容易区别。其特点:一是茎上密生刚毛和直刺;一是叶表面叶脉深陷和布满皱纹,还有果实扁球形。” 年出版的《园林、温室中最惹人喜爱的花朵》(Favouriteflowersofgardenandgreenhouse)中的玫瑰就我自己的观感,玫瑰与月季的不同,除了外形上的差别之外,更在于香气。上海植物园种有一丛红玫瑰,有一年去的时候正逢花期,香味极馥郁,隔开相当的距离就能感觉到空气里的甜香,那是非常饱满醇正的香气。而一般月季的香味就淡很多,要凑近才能闻到。 小时候曾经在苏州买到过很好吃的玫瑰酱,一打开瓶子就花香四溢。也陆续买过两种其他产地的玫瑰酱,一种以平阴玫瑰为原料,似乎麦芽糖放得太多,味道偏甜了一点;一种以云南玫瑰为原料,却有着丝丝酸涩的口感,总不似记忆中的味道。后来尝试拿花市里买的红色月季花瓣和白砂糖在研钵里捣碎,自制玫瑰酱。虽然花瓣捣碎之后颜色红艳可爱,但是尝起来一点也不香。在植物园看到真正的红玫瑰时,一下子就想起自制玫瑰酱的失败,觉得玫瑰的花香,果然不是用月季可以代替的。玫瑰大多用作食品和精油的原料,市面上除了茶叶店里泡茶的干玫瑰花,此外绝少见到。《长物志》里说玫瑰“宜充食品,不宜簪带”,古来便是如此。 因此这三种花的不同之处,大致总结下来,蔷薇有着攀援的特点,花小而繁,小叶5-9片;月季和玫瑰都是直立灌木,其中月季花期最长,每月都开花;玫瑰小叶数较月季为多,且叶面皱褶,香气最为突出。这是传统意义上蔷薇、月季和玫瑰的区别,此后随着园艺上的芽变和杂交,又产生了杂种茶香月季、藤本月季、微型月季等新的品种。 有一种观点,认为汉译欧洲文学作品中的“玫瑰”,应该翻译成“蔷薇”才对,因为只有作为属名的蔷薇才能涵盖这三种植物。然而从文学意象的角度来看,固然蔷薇可以涵盖所有的蔷薇属植物,但在传统汉语的概念里,蔷薇被认为特指花朵小而柔弱的野蔷薇,而非花大且艳的月季或玫瑰。此外在约定俗成的用法中,“玫瑰”这个名词在中文里已经被赋予了表达爱情的涵义,这也对应西人赠女子以“rose”,所包含的象征意义。翻译成蔷薇或者月季,反而失了这一层意味。语言的有趣,就在于词意的范围是随着人的使用而不断变化的,这是活语言才拥有的可贵之处。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植物类的专门书籍(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雷杜德的植物图谱),需要严谨区分蔷薇的各个品种,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将这个词迻译成玫瑰亦未尝不可。 念书的时候,二外选了法语。偶然听到听国王歌手合唱团(TheKing’sSingers)唱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考斯特雷(GuillaumeCosteley)作曲、以龙萨(PierredeRonsard)的诗作为歌词的歌谣“Mignonne,allonsvoirsilarose”,曲子非常美,听的时候心里一动,想要把这首曲子翻译下来,当做自己的课后练习。而应该翻译成蔷薇、月季还是玫瑰,就是从那时起一直在斟酌的问题。龙萨是法国七星诗社的代表诗人,国内尚未有他的汉译诗集出版,只有最著名的几首作品偶见翻译。当年不自量力地尝试翻译了一首,姑且附在文末,这是写下这篇小文的缘起,也是对于这个翻译的问题,一直寻求的答案。 àCASSANDRE致卡桑德拉Mignonne,allonsvoirsilarose,美人,且去看看那玫瑰花,Quicematinavaitdéclose.在这早晨初露芳华。Sarobedepourpreausoleil,红裙似的花瓣辉映着阳光,Apointperducettevesprée?等夜晚来临,这花可还能如此娇艳?Lesplisdesarobepourprée,她此刻的裙瓣绛染,Etsonteintauv?trepareil.这般鲜妍,正如您的新妆。Las!voyez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jz/3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玫瑰花语知多少
- 下一篇文章: 毛线花朵也能美翻天,重点是这么简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