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玫瑰鲜花争奇斗艳,令人心旷神怡,我们每年五一节前后都来这里采摘鲜花体验乡村田园生活……”几位女游客争相表达心声。

在河南省商水县雒庄村的公路上排满了大客车、小轿车,好多是来自外地的游客采购商。玫瑰园里,花农忙着采摘运输,游客拿着自拍杆和手机拍照录抖音,不亦乐乎。

曾经,雒庄村村民除少部分外出务工外,大多还是在家务农靠天吃饭。农业生产一般都是“麦茬豆、豆茬麦,改茬就把红薯栽”,农村生活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年,返乡能人刘志国、刘军停、刘运中、李新红、李东洋等联手发展,流转农户土地多亩成立了“国运”“万和园”玫瑰花卉种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等模式,走上了现代化、规模化种植玫瑰花之路。

“我们采摘一斤一块钱,多时一天能挣多元,最少也能收入70多元,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在村西南角刘军停新开发的多亩“丰花1号”食用玫瑰种植基地,村里留守妇女贺秀英、李秀英、邓素英、王美兰等正在采摘花蕾。村干部刘国珍表示,村里有新产业、田野有了新风景、农民有了新身份、家庭有了新收入,这应该就是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崭新模样。

一朵玫瑰花带动一个产业链。过去,雒庄村玫瑰是通过经纪人发往郑州陈寨、双桥等花卉大市场,如今直供北京、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南阳等批发商,而且呈现出“预约订购、上门坐等”的喜人局面,不仅合作社种植大户赚了钱,当地农民更是“流转土地收股金、闻着花香奔小康”。

“下一步要围绕乡村振兴合理延伸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李东洋表示,“将利用鲜花等景观加强产业布局和规划设计,带动乡村游关联产业兴旺发展”。种植大户刘军停介绍说:“我们正在着手开发加工玫瑰花茶、玫瑰酱,今后还要做玫瑰精油、玫瑰酒,力争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游客在玫瑰园拍照。

花农在采摘玫瑰。

花农在采摘、搬运玫瑰。

花农将各色玫瑰花装车。

花农在挑拣、晾晒玫瑰花。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guihuaa.com/mghfz/9268.html